7月8日-10日,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中国心胸血管与麻醉学会基层心血管病分会联合主办的“2022中国国际高血压大会暨海医会高血压专委会年会暨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专病医联体年会”召开。
会议期间,金域医学联合高血压专病医联体携手发布了《肾上腺相关内分泌性高血压实验室规范检测建议》。这是行业首次针对肾上腺相关内分泌性高血压实验室检测发布的规范建议。
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蔡军教授表示:“可操作性强、规范化的实验室检测将有助于提升临床医生对常见典型内分泌性高血压的筛查能力和诊断效率,本次《建议》的制定,将更好地帮助临床医生进行规范化检测,进一步提升高血压的临床诊疗水平。”
金域医学联合高血压专病医联体携手发布了《肾上腺相关内分泌性高血压实验室规范检测建议》
内分泌性高血压是由内分泌疾病引起的高血压,属于继发性高血压的一大类,约占继发性高血压的10%~15%。内分泌性高血压的病因分类包括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嗜铬细胞瘤及副交感神经节瘤等,其中肾上腺相关疾病是内分泌性高血压的主要病因。内分泌性高血压通过针对性的病因治疗,血压可明显控制并降低并发症风险,有望治愈高血压,让患者可以不用终身服用降压药。
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马文君教授认为,实验室检查在内分泌性高血压筛查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标本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内分泌高血压诊疗提供重要的依据。然而,目前内分泌性高血压的实验室检测,在检测指标的选择、患者采样前准备、样本规范采集、样本送检条件,项目检测方法以及报告正确解读均存在不规范化的现象,可能会造成检测结果与临床不符,亟需建立内分泌性高血压实验室规范检测建议。
为规范对内分泌性高血压患者的筛查和诊断,从2019年起,耗时3年,金域医学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蔡军教授、马文君教授,并广泛征询本领域专家意见,撰写了《肾上腺相关内分泌性高血压实验室规范检测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规范内分泌性高血压患者的筛查和诊断,为内分泌高血压诊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建议》主要对肾上腺相关内分泌性高血压中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PPGL)、库欣综合征(CS)、单基因遗传性高血压等四大重点疾病的实验室检测制定了一系列规范,包含了诊疗路径、检测流程、标准化检测建议、采样要求和报告解读注意事项等。
金域医学质谱技术平台
依托自身的质谱技术平台和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优势,金域医学从2018年开始就积极参与到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专病医联体的建设中,并加入此次《建议》撰写的工作,协助医联体成员具备全面的高血压筛查检测能力和报告解读能力,助力各级实验室实现检测规范化。
为解决内分泌性高血压筛查率严重不足的技术难题,金域医学采用国际先进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及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打造了内分泌性高血压一站式检测服务,涵盖了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库欣综合征等生化检测和相关基因检测项目,可用于内分泌性高血压疾病的筛查、确诊、分型诊断及治疗监控,为临床提供精准的高血压诊疗服务。
金域医学临床质谱中心主任赵蓓蓓表示:“自加入医联体以来,金域医学凭借高端的质谱精准检测项目等,高质量齐全的高血压检测服务,扮演者医联体标准化检测服务平台的角色,致力于推动高血压相关检测、尤其是疑难内分泌高血压检测的规范化、标准化。在共同的理念指引下,在蔡军主任的指导下,我们就疑难的肾上腺相关内分泌高血压的临床规范化的患者准备、样本的采集、保存与检测工作进行了系统梳理,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完成了这本《规范检测建议》的出版。本次《肾上腺相关内分泌高血压实验室规范检测建议》的发布,一定可以为医联体工作顺利推动助力,为疑难高血压的规范诊治护航,成为高血压大夫的好助手!”
扫描二维码
获取《肾上腺相关内分泌性高血压实验室规范检测建议》全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