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公众对中枢嗜睡性疾病的认知,建立规范化诊疗路径,10月16日,在中国睡眠研究会支持下,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牵头的中枢嗜睡性疾病临床路径及生物标志物研究协作组正式成立,将致力于探讨睡眠障碍的规范化诊疗方案。济南金域作为标准化公共检测平台,将利用高质量、标准化的检测服务等优势协助牵头单位进行协作组的运作,以促进山东省睡眠学科的发展。
中枢嗜睡性疾病临床路径及生物标志物研究协作组成立
中枢嗜睡性疾病是一种与神经系统密切相关的疾病,其临床常见症状是过度嗜睡。由于引起过度嗜睡的病因较为多样,除了中枢嗜睡性疾病外,诸如睡眠障碍、认知功能减退等也会造成患者出现过度嗜睡的情况。因此,要对中枢嗜睡性疾病进行精准诊疗,还需借助特异、客观的生物标志物检测结果。但一直以来,国内并未形成中枢嗜睡性疾病的生物标志物监测规范,导致这类疾病往往被人忽略且容易被误诊。
建立中枢嗜睡性疾病临床路径及生物标志物研究协作组势在必行。为推动形成中枢嗜睡性疾病规范的评估方法、诊断流程,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牵头成立中枢嗜睡性疾病临床路径及生物标志物研究协作组。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唐吉友教授介绍协作组成立的背景及意义并作《中枢嗜睡性疾病生物标志物研究》主题报告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霄教授作《中枢嗜睡性疾病的诊断与临床路径(附病例分析)》主题报告
协作组纳入首批成员单位22家,汇聚神经内科、睡眠医学科、精神科以及心理学科等多学科临床专家,旨在搭建研讨中枢嗜睡性疾病临床路径及生物标志物的交流平台。协作组后续将组织开展疑难病例线上远程会诊、病例研讨以及学术授课等,共同研讨中枢嗜睡性疾病在中国规范系统诊疗的解决方案,从而全面推动山东省睡眠障碍的诊疗水平的提升。
济南金域作为联盟的标准化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将依托金域医学“大平台、大网络、大服务、大样本、大数据”等核心资源优势,为协作组提供生物标志物相关检测服务,助力搭建大数据库、科研平台助力中枢嗜睡性疾病的规范诊疗方案的建设,提升山东省睡眠障碍整体诊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