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域医学,医学检验,临床检测中心 金域医学,医学检验,临床检测中心
EN

超300名金域党员走上抗疫一线

发布时间:2021-06-17


  6月17日,广东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A03版报道了金域医学“95后”党员潘晓竹的抗疫故事。广州此轮疫情暴发后,来自广西金域的她肩负起共产党员的责任,主动请缨支援核酸检测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党员的担当。

  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5月21日以来,金域医学共有超过300名党员投身抗疫一线,在实验室、物流、业务、IT、采购、行政等岗位上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猎鹰号”气膜实验室临时党支部宣誓成立


潘晓竹:“‘95后’年轻党员在抗疫中要担起应有的责任”

  潘晓竹来自广西金域,6月1日,她收到支援的调令后立刻启程,当晚抵达广州后直奔金域医学设在荔湾区的“猎鹰号”集装箱移动实验室,通宵开展检测,助力完成重点区域筛查。次日,“猎鹰号”气膜实验室全部搭建完成,潘晓竹又火速赶到。

  为应对广州大规模核酸筛查,“猎鹰号”气膜实验室的各种检测设备24小时全天候运转,核酸检测人员昼夜轮班。在气膜实验室,潘晓竹和团队组员负责加样,这是核酸提取之前的重要一环。虽然有自动加样设备,但一些样本由于采集时没有统一规格,还是需要人工处理。潘晓竹说,遇上样本量特别大的时候,根本没时间休息,“连续12个小时加样,手都是抖的,最多一晚完成了2500管。”


潘晓竹准备进入“猎鹰号”气膜实验室开展检测(图源:南方日报)


  3个月前,潘晓竹正式转正,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回忆起入党的初心,潘晓竹说开始还有些懵懂,但递交入党申请书之后接触很多优秀的党员,信仰更加坚定。尤其是去年武汉抗疫最艰难的时候,公司很多党员主动申请前往湖北武汉抗疫,对她的触动特别大。她说,“我最近看了《觉醒年代》一些片段,也觉得很受鼓舞。新青年的精神一直传承,我们‘95后’年轻党员在抗疫中要担起应有的责任。”



广东省委党报《南方日报》A03版报道了金域医学“95后”党员潘晓竹的抗疫故事(扫描二维码阅读完整报道,图源:南方日报)


卢丹玲:“党员所做之事要比别人‘尖’”

  和潘晓竹一样来自广西金域的“95后”党员卢丹玲,是首批进入“猎鹰号”气膜实验室的检测员。“率先上阵,无论是流程还是作战条件总是最难的。在负压的实验室里很闷热,防护服里面的衣服、鞋子、裤子都湿了,脚套里都能倒出水了。”

  去年,金域医学派驻10名检测骨干支援雷神山医院。因为资历尚浅,卢丹玲没敢报名。在最危险的时候,没有冲锋在抗疫一线成为她的心结,一直在准备考取“PCR(聚合酶链反应)上岗证”,在这个过程中,她参与了去年5月武汉市全员新冠病毒核酸筛查“十天大会战”、8月支援因香港第三波疫情及需要加大筛查力度的深圳,从事辅助工作。



卢丹玲在气膜实验室里作检测前的准备工作(图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12月,卢丹玲成功考上了“PCR上岗证”。她说,“终于能上PCR机了。”

  “猎鹰号”气膜实验室配有自动化设备,提升了检测效率。而经过反复的练习与积累的经验,卢丹玲的加样速度已近乎是自动化机器的近2倍。她一个小时可以加样完成5版样本,即近500个样本的加样及提取。而机器做一版要20多分钟,一小时只能做200个样本左右。“我还可以单手开盖,样本多的时候,我会保存实力,把握好节奏,12个小时夜班很长,快交班的时候我会冲刺,希望多做几版样本。”

  卢丹玲说:“首先自己本身是一名党员,哪里有需要到哪里去是使命,所做之事也要比其他人‘尖’。学有所用,那就是我最大的价值。我知道大家都在等核酸报告,我们会尽快给出客观准确的检测结果。”



南方都市报2021年6月15日报道卢丹玲的抗疫事迹


赵园园:“我告诉自己,必须扛住压力把任务完成”

  从5月21日开始抗疫,赵园园没睡过一个好觉。

  广州金域的赵园园是荔湾、海珠、南沙等区域抗疫负责“调兵遣将”的“先锋总指挥”,是连接前线需求和后方检测力量的“桥梁”。每天,她要根据数百个采样点不同的检测要求,统筹调配后方的物流、耗材、标本对接流程等,并在每轮筛查结束后上报核酸检测结果。

  此轮广州疫情复杂多变,每天的筛查量、筛查人群不断变化,这使得赵园园的工作充满了未知数,“例如不同人群的筛查需要配备不同的耗材,比如是采用鼻拭子还是咽拭子,是配备10混1还是5混1的试剂。”每天凌晨2-4点间,赵园园会收到当天的筛查任务,她需要快速作出决策,给后端留出更多准备时间,保证各个采样点准时开始运作。“精神长时间高度紧张,每天只能睡2、3个小时,我们团队的小伙伴经常看着我说,园园姐,你沧桑了。”赵园园说。

  “统筹工作事无巨细,说不定有哪个细节我判断失误,就会影响筛查效率。”在巨大的压力下,赵园园崩溃过、哭过,但她很快坚强起来,“从2020年出现疫情开始,我就一直负责广州部分地区的核酸检测需求对接,这次抗疫我也是前线团队的主心骨,我告诉自己,必须扛住压力把任务完成。”

  在赵园园的团队里,包括赵园园自己在内,60%的成员都是党员。在风险最高的战“疫”前线,这支队伍充分发挥党员的旗帜作用,顽强作战、艰苦斗争。

  6月16日,广州市对荔湾芳村片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筛查的结果将决定这片区域能否解封。金域医学承担了60%的检测任务,包括白鹤洞街,中南街两个高风险街道。“6月16日这场战斗,金域医学广州防疫指挥部指挥的非常漂亮,金域不仅是片区里最快完成收样的,也是最早出具全部结果的机构。”赵园园说,昨夜里,她睡了近一个月来最好的一觉。



赵园园(右)在采样点解答市民关于核酸采样的疑惑


曹明辉:“作为党员,我24小时随叫随到”

  从采样、检测到出具报告,核酸检测过程中的每一环都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持。为“猎鹰号”气膜实验室搭建信息系统是一项体系庞大而繁琐的工作,搭网线、为上百台设备联网、上传数据……从6月1日开始,金域医学华东大区的IT项目经理曹明辉在气膜实验室埋头苦干近两周,帮助“猎鹰号”气膜实验室的8个气膜舱,顺利建立起高效、流畅的信息系统,保证核酸检测流程通畅。“第一批标本到达气膜实验室后,我和同事还穿了防护服进入实验室,帮助检测人员尽快学会使用信息系统接收标本,又熬了一夜。” 曹明辉回忆道。

  “党员就要带头发挥模范作用。” 入党14年以来,曹明辉一直这样要求自己。5月31日,接到支援广州的调令时,正在公司开会的曹明辉连行李也没来得及收拾,提上笔记本电脑就奔往机场。“不论是日常工作还是抗疫,我作为党员,哪里需要我我就会往哪里去,24小时待命。”支援广州之前,曹明辉就曾为安徽省六安等地开展大筛查,提供信息技术支持。这一次,他不仅帮助“猎鹰号”气膜实验室的八个气膜舱都搭好信息系统,还辗转深圳、白云机场的核酸检测点等地,帮助维护信息系统顺畅运行。



曹明辉(左)正在为“猎鹰号”气膜实验室搭网线


杨丹方:“党员发挥先锋带头作用,就要多担当”

  “我是党员,就要比别人做得更好!”1994年10月,还是一名军人的杨丹方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当时觉得党员是优秀、上进的一个群体,作为党员就要力争上游、敢为人先。”怀抱这样的入党初心,2020年初武汉暴发疫情后,金域医学深圳实验室的物流人员杨丹方毅然前往最危险的武汉抗疫一线,支援标本运输。“在武汉抗疫,没有一个人不服从调配、没有一个人退缩,每一位党员都义无反顾冲锋在前,我深深感受到党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这一次广州抗疫,杨丹方又奔跑在了最危险的地方,5月21日,他从深圳赶到广州荔湾,负责核酸样本收取的工作。烈日下,他穿着白大褂汗如雨下,“不觉得辛苦,也没想过危不危险,只想为尽快遏制疫情出一份力。”

  此轮广东疫情,深圳也是重点区域之一。5月21日,刚刚结束荔湾支援的杨丹方立马赶回金域医学的深圳实验室,助力深圳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一连几天,他白天正常上班,晚上带领团队接收新冠标本,高效完成了收样运输的任务。“党员发挥先锋带头作用,就要多担当。”杨丹方说道。



杨丹方正在采样点收取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