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域医学,医学检验,临床检测中心 金域医学,医学检验,临床检测中心
EN

携手盖茨基金会专家 一同论道大健康

发布时间:2015-11-12

  2015年10月19日-21日,由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发起的“创新大挑战项目”在北京国贸大酒店举行第11届年会。

  年会首次在中国举行,由中国科技部与基金会联合主办,以“创新驱动发展,携手共赢挑战”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800余位科研人员、政府官员以及国际组织代表前来参会。与会者围绕全球健康与发展领域的诸多热点话题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

  为了促进交流,作为年会的战略媒体合作伙伴,腾讯财经于21日上午在分会场主办了“把脉大健康:医疗投资的最好周期是否来临”主题沙龙,邀请盖茨基金会全球健康项目总裁Trevor Mundel与国内健康领域的多位知名专家一同交流。作为我国第三方医学检验的领跑者,金域检验有幸参与其中。


沙龙现场


  本次沙龙的4个议题主要围绕公共卫生的全球投资机会、移动医疗、智能医疗和生命科学创业展开。其中,第一个议题由盖茨基金会全球健康项目总裁Trevor Mundel主讲,并设置了现场嘉宾互动交流环节。在交流中,以“让穷困地区的人享受到便利的检验服务”为题,金域检验副总裁申子瑜分享了第三方医学检验在中国的具体实践,认为第三方医检在中国就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通过积极引进、吸收国际最新的医学检验技术,以及自主研发、推广适合中国的医学检验技术,并综合运用医疗信息化、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多种新兴技术和平台,第三方医学检验不仅让中国穷困地区的人们享受到便利、高质量的医学检验服务,同时也使行业获得了长足发展,未来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医学检验水平直接影响医疗水平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人口基数大,地域辽阔。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的大医院,分配并不均衡、“未富先病”、“因病致贫”也屡见不鲜。如何让普通百姓就近享受到便利、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是十分有意义的重大课题。

  普通百姓之所以存在就医难、看病贵的问题,一方面也是受制于当地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学检验水平。在临床医师诊断和治疗辅助量上,医学检验占到70%以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医疗诊治水平。目前,许多新兴的医学检验技术在广大基层医疗机构都无法开展。倘若就近在基层医疗机构就医,可能因检验项目、技术的不足,最后还得转到大医院,这容易导致普通百姓重复就医或直接蜂拥至大医院,无形之中增加了就医负担。


国内健康领域专家齐聚一堂

(左二为金域检验副总裁申子瑜)


携手各级医疗机构
让普通百姓就近享受高水平的医学检验服务


  借助新兴的医学检验技术、冷链物流和医疗信息化等技术,第三方医检通过服务网络搭建和下沉,为各地各级医疗机构提供医学检验外包服务。特别是对基层医疗机构而言,与第三方医检的合作不仅提升了其医学检验水平,且使广大百姓可以就近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免去了重复就医、往返大医院的奔波之苦,也节省了就医时间和相关的交通、食宿等费用。


携手各级政府
通过承担公共卫生项目助力疾病防控与诊治


  在中国,由于第三方医检的综合实力越来越强,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越来越多地将公共卫生项目委托给有能力的第三方医检机构,并由政府支付费用,进一步减轻了百姓的医疗支出负担。

  以金域检验为例,2013年6月、11月,先后两次承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CDC)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检测服务项目”,为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311个县(区)约18.66万人提供血脂四项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同时,金域检验还承担了妇女两癌筛查、居民营养健康监测、优生优育检测、传染性疾病检测等众多公共卫生项目。


盖茨基金会全球健康项目总裁Trevor Mundel(右)

与嘉宾交流


直接面对消费者
第三方医检尝试B2C模式


  近两年来,第三方医检机构开始尝试B2C模式,引进和自主开发了一些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医学检验产品,减少了中间环节,以最优惠的价格带来了全新的检验体验。

  例如,今年7月,金域检验率先联合GO健康和淘宝聚划算,推出我国首款线上酒精基因检测产品,通过简单的DNA检测就可以知晓自己的酒量。整个检验和报告过程变得更轻松无比,省去了消费者往返医院这一环节。


第三方医检自身也获得了长足发展


  我国第三方医检行业目前发展迅猛,越来越多的企业涌现、加入了进来。几家大的龙头企业年增长率普遍保持在30%以上,十分稳健。以金域检验为例,约占我国第三方医检30%的市场份额,2014年营业收入为18.55亿,2011-2014年复合增长率为44.2%,在全国的27个省会城市(包括香港)拥有省级中心实验室,可检测2200余项检验项目,每天为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的16000多家医疗机构提供医学检验外包服务,覆盖全国98%人口所在的区域。

  通过交流,盖茨基金会专家和国内的健康领域专家对我国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有望在今后开展更为广泛的合作,共同助力国人健康。


附录:2015盖茨基金会“创新大挑战项目”年会

  此次2015年会共分8个主题分会场,涉及医疗、儿童、健康、小农机械化、精神健康、转化疫苗学、中医及视觉创新,同时特别增设了“中国科技创新”专场。为聚焦并展示中国创新实力,年会还为50名优秀中国青年科学家颁发“大挑战2015·青年科学家”证书,以鼓励他们继续致力于全球健康与发展领域的创新事业。

  年会作为“创新大挑战”项目的年度性会议,今年已是第11届。此前曾在美国、加拿大、南非、泰国、印度、巴西等国家举行。

  过去10年间,中国对“大挑战”的参与还不够多。迄今为止,“大挑战”共收到了来自全球的5.1万个申请项目,其中只有2572个项目来自中国;已为全球80多个国家的2000多个项目提供了1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中国只有23个项目被选中。

  基金会首席执行官苏珊•德斯蒙德•赫尔曼表示,经过多年的发展,“创新大挑战”项目已成为全球促进公共与私营领域广泛合作的一个高效平台。“我们期待该模式能够为我们的中国伙伴提供有益借鉴,在中国实施国家创新战略、深化科技管理改革的进程中,激发更多的中国创新成果,不仅为中国人民、更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带来切实改变。”

  同时,她表示:“每个国家都处在科技和创新的不同阶段中,此次年会让我们接触到了更多有潜力的中国科学家。”希望年会能够加强与中国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国的申请人了解大挑战的项目需要的是什么,世界在为什么样的问题而挣扎。“在中国举办‘大挑战’年会,并让更多人关注‘大挑战’真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

  今年是盖茨基金会首次在中国举办“大挑战”年会,同时也是“大挑战”发展的第二个10年的开始。


本文参考了新华网的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