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国务院颁布《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来,广东省依据纲要要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同时不断建立“粤港联合创新区”,加速推进高新技术引进转化和原始创新,逐步打造出一批优秀的现代服务企业。
响应国家政策精神,9月22日-23日,在“香港科技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国庆活动”中,金域检验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梁耀铭与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下称应科院)行政总裁汤复基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共同研发数字化病理大数据综合处理系统,为我国病理事业发展再添助力,为粤港/穗港联合创新添砖加瓦。
强强合作,共同推进粤港联合创新
据了解,病理被誉为临床诊断的“金标准”,在临床工作中至关重要。针对我国病理医师稀缺的现状,金域检验为各级医疗机构提供病理诊断外包服务,每年的病理检测量超过400万例,目前已积累了较为庞大的病理数据,涵盖了不同地区、民族、性别、年龄、病种,极为丰富。如加以分析运用,有助于发现各类疾病的发病规律,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的参考。
但不同品牌厂商扫描仪得到的图像格式不尽相同,且各系统之间不支持格式读取,极大限制了病理图像的进一步共享与应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金域检验此次正式携手香港应科院,合作研发数字化病理大数据综合处理系统,得到了广州市科创委及香港创新科技署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
资料显示,香港应科院77%的研究员拥有硕士以上学历,已获发明专利超过500项,拥有丰富的开发数字化病理图像扫描及图像处理的工作经验,研究小组由跨领域人才组成,包括大数据、医学图像、医疗信息系统、云计算、平台软件架构和移动应用开发等。
自主创新,研发成果助力医改进程
据悉,在接下来的合作中,双方计划用两年的时间,研发出一套通用的数字化病理图像浏览系统,以兼容各个厂商扫描仪产生的图片,并集成到金域的核心系统应用环境,同时支持无需安装的网络浏览器读取模式和良好的移动用户体验;将病理专业知识架构和标注到图像上,实现图像信息和数据的管理;通过大量的病理样本训练,开发机器视觉算法,给出初步临床诊断;通过对大量数字病理结构化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发现疾病发病规律。
根据介绍,本项目只是双方合作的开始,未来还将进一步完善系统,将其开发成一个可在全国推广应用的产品。在新医改不断深入的当下,“首诊在基层”、“大病不出县”的美好蓝图正一步步变为现实。在不远的将来,金域检验与香港应科院的此次合作有望为国人提供更便捷的病理诊断服务,形成更好的病理资源共享,力争为新医改提供更多的助力,同时也为更广泛、积极的粤港合作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