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8岁的张先生(化名)饱受持续发热、头痛的困扰。临床检查提示颅内感染,但奇怪的是脑脊液mNGS、培养、真菌涂片均无阳性发现,多种抗生素治疗都未见好转……
诊断一度陷入“无解”,直至金域医学MetaCAP™的出现。凭借“百万探针捕获”能力,金域医学帮助医生从极低载量的脑脊液样本中发现了“漏网之鱼”——龟分枝杆菌,为治疗赢得关键窗口期。经过临床针对性的治疗,次日,张先生的症状便有明显改善。1个月后,他的身体恢复良好,病原体检测已呈阴性。
持续发热、头痛
传统病原体检测却均为阴性
张先生因左耳听力下降伴头痛入院,被诊断为“左侧桥小脑角区表皮样囊肿”。治疗后,他出现持续低热、头痛。脑脊液检查提示颅内细菌感染,需进一步完善脑脊液培养,结果显示为葡萄球菌。使用万古霉素、美罗培南等抗生素治疗后,虽脑脊液细胞数及蛋白测定改善,但脑脊液葡萄糖进行性下降,头痛及脑膜刺激征仍不见好转。
医生先后进行了脑脊液培养、Xpert检测、真菌涂片及mNGS,但检查结果均未提示阳性结果,且历经1个月的多种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存在感染症状,但病原检测却屡屡扑空?
MetaCAP™技术锁定“真凶”
在传统手段束手无策时,医生想到了金域医学MetaCAP™。这项技术通过特异性探针富集病原体核酸,可显著提升检测灵敏度。
检测结果显示,张先生脑脊液样本龟分枝杆菌序列数50,血清样本龟分枝杆菌序列数2,载量极低,这也是脑脊液样本病原体检测的“老难题”。当mNGS等传统技术在这类低载量、高人源背景的样本中表现出“力不从心”时,MetaCAP™融合了探针捕获技术与NGS技术,通过“去宿主+百万探针”捕获病原的创新方式,大幅降低宿主基因的干扰,显著提升了病原检出率。
据了解,MetaCAP™重点捕获病原微生物超4,000种,同源覆盖病原超25,000种,有效弥补了mNGS在检测病原、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敏感性和特异性上的不足,同时具备mNGS的“宏”,以及tNGS(病原靶向测序技术)的高灵敏、高特异度优势。在不同样本类型和病原体类型中,MetaCAP™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mNGS。尤其在脑脊液、胸腹水、血液等特殊样本类型中,MetaCAP™的优势更为显著,整体阳性率较mNGS提升了21%。
依托MetaCAP™检测结果,医生对张先生给予针对性抗生素治疗。次日,其发热、头痛均显著改善。至此,这场持续月余的诊疗迷局终于揭开——张先生被确诊为非结核分枝杆菌中的龟分枝杆菌感染性脑膜炎。出院1月后随访,患者情况良好,无发热、头痛症状,病原检测显示龟分枝杆菌阴性,颅脑磁共振复查提示病灶范围减少。
龟分枝杆菌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在临床上十分罕见。由于与其他毒力较弱的细菌感染极为相似,受检测方法有限、关注度不高等因素影响,其诊断率极低。相比其他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对多数一线抗生素,如利福平、异烟肼天然耐药,仅对克拉霉素、阿米卡星等有限药物敏感。金域医学MetaCAP™检测不仅明确了病原体,更为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了关键依据,避免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抗生素治疗。
随着MetaCAP™的加入,金域医学病原微生物测序服务实现了全覆盖,涵盖了常见病原检测、tNGS、MetaCAP™、mNGS等多项技术,供临床医生根据感染部位、人群、症候群、流行病学、以及特殊病原等不同需求,合理选择病原测序服务,全方位助力感染性疾病精准诊疗。同时,针对罕见病原体感染人群需求,金域医学以Sanger测序、qPCR、全基因组测序(WGS)和数字PCR等多种分子检测技术为主,构建罕见病原体综合解决方案,可提供100+种罕见病原体Sanger测序和抗原抗体检测服务。公司还可根据临床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罕见病原体Sanger测序的服务,解决临床上疑似罕见病原体感染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