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被广泛认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和标志性技术。那么,在第三方医检领域,AI的融合创新发展能够带来哪些颠覆性的革新?8月22日,在广州医博会举办期间,第三方医检龙头金域医学的人工智能技术顾问刘斯在做客羊城晚报直播间时分享称,AI将重塑医检行业生态,推动从以样本为核心向以数据为核心转变,并让患者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就医效率和服务体验的提升。
“AI+医检”重塑医疗生态
“AI+医检”,将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以前宫颈癌筛查样本送到实验室,要人工登记信息、医生阅片,再人工反馈结果,等患者拿到结果可能就是半个月后了,但现在有了自动化设备,有了AI和大数据辅助分析,整个流程可以缩短到5天甚至更短!”刘斯举例称,有了AI的赋能,医检的效率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但AI的力量还远远不止于此。刘斯认为,AI的融合创新将为第三方医检行业带来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变化。从短期来看,最明显的变化是检验效率的提升;从中期来看,则会带来服务模式的变化,通过数据的驱动和大模型的训练,为医生和患者提供定制化的个性诊疗服务;从长期来看,随着AI的深入应用,医检领域的核心价值链将会经历从以样本为核心向以数据为核心的逻辑链重构,数据的价值将得到进一步的凸显,进而塑造出新的业务形态。
而作为第三方医检的龙头,在过去几年,金域医学以“AI+医检”为核心战略,在智慧医疗领域实现了率先的突破——就在去年8月,金域医学行业发布了行业首个大模型“域见医言”大模型和智能体应用“小域医”,其可应用在实验室检测、医检项目推荐、报告生成和智慧报告解读等场景,成为了临床医生、检验医师身边的医检AI助手。推出一年来,借助DeepSeek等基座大模型的推理能力和广大生态伙伴的算力支撑,域见医言大模型的能力不断迭代。据刘斯介绍,目前“小域医”已对接全国超2万家医疗机构,月活用户数已超6万,累计解读报告超360万。
“现在我们的医检大模型已经在广州的部分三甲医院落地,在县域医共体建设中,搭载有智能体‘小域医’的金域医学‘县域医共体一体化解决新方案’也在用AI更好地服务基层医疗,已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等三甲医院,以及河北南皮县医共体等15家县域医共体打造出典型入院落地标杆。我们也希望能不断攻克大模型在医学专业场景中的幻觉问题,并不断降低落地成本,实现大模型更精准且更广泛的应用。”刘斯介绍。
发挥医疗数据“1+1+1>3”乘数效应
在AI技术的推动下,数据要素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也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潜力。
深耕医检行业已有30余年,金域积累了超30亿例医检数据核心资产。作为医疗数据要素市场化的先行者,2024年金域医学率先完成了首个数据产品上架、完成数据产品场内交易和数据资产入表。今年7月,国家数据局公布首批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名单,金域医学成功入选成为医疗健康行业唯一获此资质的民营企业,这意味着金域医学在医疗数据安全流通、价值挖掘与应用中的实践获得国家层面的认可,为破解行业数据特别是医疗数据“不敢共享、不愿共享”的难题提供了创新范本。
“医疗领域的数据其实是‘1+1+1>3’的。随着成为可信数据空间的试点企业,金域完全有能力也有意愿把医检链条上下游的数据有效整合起来,加强和科研机构、AI初创企业、行业龙头等的合作,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进一步推动AI+医疗的大发展。”刘斯指出。
发展AI+广州有优势
医检大模型、智能手术机器人、脑机接口……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入渗透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各个环节,医博会期间,广州AI+医疗赛道的火热布局也受到了各方关注。
“我们经常开玩笑说人工智能其实是离不开人工的,不管是AI的图像标注,还是大语言模型+知识图谱,背后都需要大量的医学专家提供知识支撑。”刘斯表示,丰厚的医学专家资源是广州得天独厚的优势。其次,广州的研发资源也为AI的发展提供助力,广州拥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顶级院校,具有强劲的产学研转化能力。
“凭借着医学专家资源和研发优势,再加上开放创新的基因和先行先试的精神,广州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打造出一批新的生物医疗+人工智能的创新产品和应用。”刘斯表示。